1月8日晚,博鳌亚洲论坛在京举办“2025新年展望”活动。潘基文理事长发表视频致辞,周小川副理事长、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和200多位发起国驻华使节、理事、咨委、会员、合作伙伴、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出席。大家共同展望2025年亚洲和世界发展前景。张军秘书长主持活动。
以互信合作谋划发展。嘉宾们在发言中强调,2025年是落实联合国未来峰会重要共识的开局之年,是重建信任、重启合作、重振多边主义的重要契机。潘基文认为,2025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要把未来峰会达成的重要共识尽快化为政策与行动,让2025年成为“信任、团结、合作之年”。周小川呼吁,各方应携手实现可持续发展,把握方向,增强信任,合力构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张军表示,尽管世界充满挑战,但论坛从未放弃立足亚洲、胸怀世界、促进合作、引领方向的使命,从未偏离共同创造更美好未来的愿望和目标,从未停止推动亚洲和世界共同发展的前进步伐。新的一年,博鳌亚洲论坛愿与各方一道,同心同德,互信互助,携手维护共同安全、实现共同发展、打造共同未来。
以亚洲增长促进发展。嘉宾们对全球南方和亚洲的崛起寄予厚望。周小川指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全球南方成为捍卫多边主义和推动实现平等有序世界多极化的中坚力量。面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稳步推进,区域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跑”出新速度,亚洲各国正携手推动重构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潘基文强调,亚洲仍是最具活力的地区,是全球增长的主要引擎,是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坚定不移的支持者。在绿色和数字经济领域,亚洲正成为令人瞩目的新领军者。
以中国机遇助力发展。嘉宾们看好中国经济前景。潘基文表示,中国近期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宏观政策,将有助于中国经济走上高质量、稳健和可持续增长的轨道,这对亚洲和整个世界来说都是利好。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的,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好,世界会更好。周小川指出,过去几年,中国经济承受住了内外部多重考验,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迈向高质量发展,展现出强大韧性,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贡献。2025年,中国正在以责任和勇气回应世界诉求,给全球带来有力的增长动能和稳定力量。中国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等一系列政策行动将为促进全球增长、加深亚洲经济一体化和促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带来新机遇。新加坡驻华大使陈海泉表示,亚洲几乎所有国家都以中国为最大贸易伙伴,加强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和互利合作,符合包括东盟在内亚洲各国的共同利益。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等领域有着丰富的技术积淀和实践,值得亚洲各国借鉴,在共同迈向零碳的进程中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高度评价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勇气和对世界经济的积极效应。他说,对外开放是中国做出的政治承诺,不是权宜之计。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水平越来越高。既有规则、机制深度融入全球体系的制度性开放,又有体现大国自信的单边开放。中国始终不渝、普惠包容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对亚洲、世界和中国自身都是好消息。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认为,2025年将是中国经济给人的实际“体感”向好甚至“逆转”(Turnaround)的一年,中国经济仍有较大潜在增长空间。政府正在做出政策上的调整,一方面通过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帮助地方政府缓解债务压力,一方面着力扩大内需。诸项政策共同发力,会让中国经济给人的实际体感明显升温,前景令人乐观。
嘉宾们积极评价博鳌亚洲论坛在推动亚洲和世界各国对话、增进信任和相互理解、加强互利共赢合作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对即将召开的论坛2025年年会寄予厚望。孙卫东表示,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4年来,为凝聚亚洲共识、推动亚洲合作、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有力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中方将继续支持博鳌亚洲论坛发展。在新的一年,期待博鳌亚洲论坛能够凝聚更多“亚洲智慧”,更好服务亚洲繁荣发展,同时提出更多博鳌方案,发出更加响亮的博鳌声音,为构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新年展望”是博鳌亚洲论坛新近推出和着力打造的系列品牌活动之一,每年年初举办,邀请博鳌亚洲论坛发起国、理事咨委、会员合作伙伴、智库和媒体代表出席,就新的一年亚洲和世界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前瞻性探讨。
来源:博鳌亚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