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系列活动圆满落幕,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成果。会晤通过并发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北京宣言》,并在经贸领域取得丰硕成果,通过聚焦数字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更多金砖力量。
多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在全球治理方面,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国际格局加速演进。开放包容还是封闭排他,团结合作还是阵营对抗,关乎全人类的前途命运。此次会晤发出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金砖强音”。《北京宣言》就支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等表明“金砖立场”。
此次会晤还在打破金砖合作机制发展瓶颈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包括进一步推进金砖外围对话和“金砖+”合作、推进金砖国家扩员进程等,有助于进一步发挥金砖合作机制在应对全球治理危机中的作用。
在全球抗疫方面,此次会晤主要达成四方面共识:明确提出金砖国家的基本立场、基本方案和基本路径;继续推动金砖国家在抗疫领域的务实合作;在更广泛的全球卫生治理层面,重申支持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相关机构开展活动;继续推动金砖国家在全球卫生治理层面的务实合。
《北京宣言》提到,金砖国家将加强多边技术合作,通过在金砖国家卫生机构间建立更紧密合作关系、探索在卫生领域开展合作项目以深化现有合作。未来,人类可能还会面临其他全球性流行病。金砖国家在抗击疫情中形成的有效合作机制和应对危机能力,将在全球卫生治理层面,特别是应对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病毒检测方法、治疗药品、疫苗研发、运用数字技术防范疫情等方面贡献更多“金砖力量”。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全球发展面临挑战。此次会晤凝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完善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金砖共识”,挖掘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金砖潜力”,推动金砖机制成为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器。《北京宣言》在促进经济复苏、推动全球发展方面达成20余项共识。《北京宣言》重申全球、区域和国内生产和供应链的开放、高效、稳定、透明、可靠和韧性,对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经济复苏挑战和促进国际贸易投资至关重要。此外,《北京宣言》提到金砖国家支付工作组,并欢迎各国央行在支付领域进一步合作。
此外,金砖国家经济研究奖、金砖国家青年能源峰会、青年创新奖等的设立,也为支持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开启金砖国家数字经济合作新进程
经贸合作一直是金砖国家合作的“压舱石”和“推进器”。此次会晤取得了多项经贸成果。商务部国际司有关负责人27日表示,这些成果聚焦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将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更多金砖力量。
针对此次会晤达成的《金砖国家数字经济伙伴关系框架》,该负责人表示,该框架就深化金砖国家数字经济合作形成重要共识,开启了金砖国家数字经济合作新进程。
作为金砖经贸领域第一份数字经济合作专门文件,框架纳入了数字认证、电子支付、电子交易单据、数据隐私和安全、网上争端解决等当前数字经济前沿领域的一些话题,并同意就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开展合作,推动各方加快数字化转型。
《金砖国家数字经济伙伴关系框架》把弥合数字鸿沟作为重点之一,鼓励开展能力建设和政策实践分享,缩小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数字服务和数字技能发展方面的差距,共同应对数字时代贸易投资发展面临的挑战。同时,框架还提出了提高港口数字化水平、鼓励数字基础设施投资、提升中小微企业能力等17条合作举措。此外,框架为未来合作提供了机制保障。
金砖国家就反对绿色壁垒发出共同声音
金砖五国提出加强在气候变化、贸易与环境等相关多边场合的交流,确保贸易和投资措施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经贸政策讨论中重点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切实适用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以及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策空间。同时,各方还同意相关多边论坛加强贸易投资领域的经验交流和信息分享,共同反对贸易壁垒,为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创造有利环境。
当前,一些保护主义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名,相关做法具有歧视性,影响了正常贸易的开展。此次领导人会晤,金砖国家一致强调,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的所有措施必须完全符合世贸组织协议,不得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不得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伊朗正式申请加入金砖国家
据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27日报道,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赛义德·哈提卜扎德(Saeed Khatibzadeh)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伊朗已正式提交加入金砖国家的申请。
哈提卜扎德说,金砖国家建立了涵盖广泛方面的创造性合作机制,五国的总人口占全球人口总量40%以上,GDP总量占全球GDP总量之比,从2001年的约8%上升到2019年的23.2%。伊朗已与金砖国家就申请成为成员国事宜进行了一系列磋商,希望伊朗的加入能为所有成员国增值。
此外,据塔斯社报道,24日在以视频方式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举行的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时,阿根廷总统阿尔贝托·费尔南德斯表示,阿根廷希望成为金砖国家的正式成员。
文章来源:博鳌亚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