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欢迎来到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

一、1月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大事记

1.第54届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召开

当地时间1月15日至19日,世界经济论坛第54届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办,吸引了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名政商学界和社会领袖参会。

论坛召开之际,多方机构围绕“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发布预测报告,“不确定性”“风险”和“脆弱”等成为高频词,凸显国际社会对世界处于动荡变革的担忧。

本届年会以“重建信任”为主题,所有分论坛均在三大主题下进行,分别为:“在分裂的世界中实现安全与合作”“实施长期的气候、自然和能源战略”和“人工智能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表示:“我们面对着一个分裂的世界和不断加剧的社会分化,这导致日益普遍的不确定性和悲观情绪。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危机管理,还要寻找当前问题的根源,共同建设更有希望的未来,从而重建对未来的信任。”

1月1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达沃斯出席论坛并发表特别致辞,引发国际媒体高度关注。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援引致辞内容报道称,“中国的对外开放坚定不移,将持续为世界各国分享中国机遇创造良好条件。”

2.第十七届“亚洲金融论坛”在香港举办

1月24日至25日,第十七届亚洲金融论坛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主题为“多边合作 同谱新篇”,旨在探寻新形势下的发展新机遇。作为2024年香港首个年度金融业界盛事,论坛邀请全球100多名财金精英和政商领袖担任演讲嘉宾,聚焦全球经济走向、国家政策推动、可持续经济发展、多边合作机遇以及其他与市场相关的议题。

“‘一国两制’为香港金融业带来长远机遇,让香港金融业在即使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仍能蓬勃发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大会致辞中表示,香港会继续担当“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为亚洲和世界各地的企业和经济体创造机遇。

2024年是全球“选举年”,美联储降息时间点尚有争议,一些重要国家“换届”必然成为影响经济走向的重大诱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或将进一步增加。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及风险,投资者变得越来越谨慎及规避风险,并在资产配置和投资决策方面采取更审慎的态度。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该齐力探索当今重大问题和改变未来经济的解决方案,全力协调多边经济合作政策。

3.IMF调高2024年全球经济展望

当地时间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IMF将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上调至3.1%,较去年10月的预测值高出0.2个百分点,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的增速为3.2%,与前值持平。其中,美国2024年的经济增速上调为2.1%,高出去年10月预测值0.6个百分点;将中国2024年经济增速上调为4.6%,比上一次预测高出0.4个百分点。

IMF指出,与2023年10月的预测相比,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上调反映了中国、美国以及大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的上调。IMF将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4年的经济增速从去年10月的4.8%,上调至5.2%,并归因于中国经济强于预期的增速。

IMF认为,对中国经济增速的上调,反映了2023年中国强于预期的经济增速产生的延续效应,以及政府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建设方面所增加的支出。此外,IMF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在2024年有可能出现进一步的上行,几大因素中包括中国经济复苏速度的加快。例如,中国进一步开展房地产行业相关的改革或提供超出预期规模的财政支持,可能会提振消费者信心,扩大私人需求,在经济增长方面产生积极的跨境溢出效应。

4.两周四起安全事故,波音面临考验

1月5日,美国阿拉斯加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 MAX 9型客机在空中突发事故,机舱侧面一处门塞(内嵌式应急门)脱落,机舱内瞬间失压,机身面板半空破裂,迫使航班紧急降落。

1月13日,一架波音飞机在从日本北海道新千岁机场飞往富山机场的航班中,驾驶舱玻璃出现裂痕,航班随后返回了新千岁机场。

1月17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一行在参加瑞士达沃斯年会后启程返回美国。但在他登上专机(经美国空军改装过的波音737公务机)后不久,就因飞机发生“严重机械故障”被迫下机。

1月18日,一架波音747-8型货机起飞后发动机出现故障,随后紧急返航。门塞脱落事故发生后,FAA下令波音737 MAX 9型客机在美国停飞,要求对每架停飞的该型飞机进行彻底的检查和维护程序,成功完成后才有资格恢复运营。随后,全球多国监管机构和航司也宣布停飞该型客机。

5.国际能源署发布《2023年可再生能源》年度市场报告

2024年1月11日,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年度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比2022年增长50%,装机容量增长速度比过去30年的任何时候都要快。

报告指出,在现有政策和市场条件下,预计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在2023年至2028年间将达到7300吉瓦。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电力来源。

同时,国际能源署在报告中表示,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跑者。2023年中国风能新增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66%,2023年中国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相当于2022年全球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到2028年,中国将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60%,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技术、成本优势和长期稳定的政策环境,在推进全球能源革命尤其是降低全球太阳能发电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际能源署认为,各国政府愈加重视提供可负担、安全和低排放的能源供应,更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是可再生能源产业实现里程碑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6.UNCTAD警告:红海危机对全球贸易和供应链带来破坏性影响

来自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警示显示,红海危机正在给本就脆弱的全球贸易和供应链带来破坏性的影响。在俄乌冲突和巴拿马运河水位偏低带来重大挑战的情况下,红海航运危机还导致了航运成本上升和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UNCTAD贸易物流处处长霍夫曼(Jan Hoffmann)称,“海洋运输是全球贸易真正的生命线,而这些干扰凸显了海运在面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气候变化时的脆弱性。”

UNCTAD强调了苏伊士运河等国际航运的重要交通枢纽受损中断的深远经济影响,称长时间的中断,特别是集装箱运输的中断,对全球供应链构成直接威胁,增加了交货延迟和成本上升的风险,但较高的运输价格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同时,由于天然气运输中断,能源价格飙升,这将直接影响能源供应,尤其是在欧洲。

7.农民抗议浪潮席卷欧洲

连日来,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波兰等欧盟国家都发生农民驾驶拖拉机等农用车辆堵塞高速公路、甚至封锁城市的抗议活动。

1月10日以来,罗马尼亚农民和卡车司机在全国多地组织抗议活动,要求停止从乌克兰进口谷物。

1月15日,德国农民协会在柏林举行大规模抗议集会,反对德国政府的农业政策。

1月18日以来,法国农民封锁法国多地高速公路,抗议繁杂的行政手续、通货膨胀导致的成本飞涨以及苛刻的欧盟环保规定。

1月24日,波兰农民举行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抗议活动,表达对欧盟放任乌克兰农产品涌入等一系列做法的不满。

1月27日,法国克尔维尼亚克,农民们封锁高速公路,以抗议生产成本的增加和环境法规。在欧盟环保政策紧逼、农业补贴削减和来自乌克兰农产品的竞争背景下,农民们的愤怒正在整个欧洲蔓延。

8.Science:PFAS污染威胁全球生态系统

几十年来,有毒的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已广泛用于纺织品、食品包装、阻燃剂、防水、海上工业和化妆品,在环境中无处不在。PFAS化合物对生物降解具有极强的抵抗力,并能持续数千年,这使其管理和清理变得复杂。它们的毒性使它们具有致癌、内分泌破坏和免疫毒性。

1月,为了应对全氟辛烷磺酸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粮食安全和饮用水的威胁,五个欧盟国家提议全面淘汰全氟辛烷酸。其他国家也应禁止使用全氟辛烷磺酸。目前没有任何项目对PFAS的生产、来源、命运或运输进行有意义的监测,世界需要更多的数据来应对PFAS污染。比如在全球范围内,在水生和陆地生态系统中实施更好的环境监测计划,以识别预警信号并减少暴露。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必须立即采取预防行动。欧盟的提案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欧洲化学品管理局的科学委员会将于3月(9日)开始为期6个月的科学评估,这可能会导致立法。美国和欧盟应利用评估过程产生的势头,在全球范围内全面禁止全氟辛烷磺酸和相关化合物。停止进一步的污染将支持全球健康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斯德哥尔摩公约》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相关化学品和废物倡议制定和执行禁令。

9.2024年1月成史上最热1月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C3S)宣布,自去年夏季开始的高温异常现象延续至今,使得2024年1月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月。当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达到了13.14摄氏度,比前一年最热的2022年1月高出0.12摄氏度,再次刷新了“1月最高温度”纪录。此次观测显示,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时期(1850年至1900年)高出1.66摄氏度,标志着自2023年6月以来连续第八个月创下当月气温的最高纪录。

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的数据,1月份的海洋表面温度也创下了历史新高,仅次于2023年8月的海洋最热月份。随着海洋热浪强度上升,去年12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在其警报系统中新增了三个可能面临“珊瑚白化或死亡”风险的区域。

尽管报告指出,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开始减弱,但全球海洋表面温度在今年1月仍然达到了有记录以来每年1月的最高水平。这一现象凸显了自然气候模式(如厄尔尼诺)与人为因素(如温室气体排放)的共同作用,正在推动全球气候系统走向更加不可控的方向。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局长萨曼莎·伯吉斯强调,快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遏制全球气温上升趋势的关键。

10.美国大选现人工智能造假

据美国媒体日前披露,2024年一月下旬,很多人接到了通过一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技术“深度伪造”的美国总统拜登电话呼叫,“假拜登来电”迅速成为美国多家媒体的热门话题,也再度引发了美国社会关于人工智能“深度伪造”可能影响大选的讨论。

事实上,人工智能已经渗入美国总统竞选活动。不久前,硅谷的科技开发者为民主党总统参选人迪恩·菲利普斯创造了一个仿真聊天机器人,称用户可以与模仿菲利普斯的人工智能产品对话。1月20日,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表示,已经停用了该开发者账户,称这一做法违反了该公司禁止在竞选活动中滥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政策。

此前,人工智能生成的虚假信息也已多次干扰美国政治活动。在去年2月举行的芝加哥市长选举第一轮投票前夕,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段关于候选人保罗·瓦拉斯的视频,伪造瓦拉斯的声音发表言论,声称“警察随随便便就可以射杀嫌疑人”,并呼吁削减警察经费。在瓦拉斯向社交媒体平台发出投诉之后,社交媒体删除了这段视频,但该视频在下架前已经被浏览了数千次。人工智能带来“深度伪造”立法慢引起美国以及全球的担忧。

二、世界经济安全总体态势月度变化评价与分析

回顾2023年,全球经济复苏之路曲折漫长,经济增长的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不断积累的外部风险显著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

2024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仍然十分突出。俄乌冲突、加沙地带前所未有的人道主义危机、胡塞武装在红海发动的袭击,都对大宗商品价格造成直接影响,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地缘经济。

同时纵观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都出现了债务高企的现象,对全球各国的经济安全造成了恶劣影响。中美战略竞争还在继续,同时又叠加“超级选举年”,导致国内问题国际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又将进一步加剧国际关系的紧张局势。

但好在一方面全球经济持续展现出明显的韧性,通膨稳定下降,成长保持稳定,软着陆的可能性增加。另一方面全球各国也在戮力同心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新能源利用情况好于预期。

本月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特征如下……

如需阅读全文,请关注【博鳌经安论坛】公众号。

关于《博鳌经济安全指数报告月度观察》

2023年10月,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组委会和中南大学商学院联合研究推出了博鳌经济安全指数,并发布了《博鳌经济安全指数报告》,旨在为世界各国提供对国家经济安全态势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标准。博鳌经济安全指数以量化和可测的视角,采用科学方法对各国经济发展与安全态势做出客观评价,形成可衡量和可比较的数据基础,为各国管理经济安全提供重要依据。《博鳌经济安全指数报告》在详细阐述指数构建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包括博鳌亚洲论坛成员国、OECD成员国、金砖国家成员国和中国在内的31个世界主要经济体2010年-2020年的国家经济安全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对其呈现的国家经济安全态势进行了深入的评价与分析。

从2023年11月起,课题组将持续推出《博鳌经济安全指数月度观察》,旨在跟踪和解读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的主要大事件,研判安全态势的月度变化趋势。报告围绕指数的7个子系统:宏观经济安全、产业安全、金融安全、资源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和科技安全进行事件甄选和深入分析。报告就国家短期风险优先事项与全球前景预测的比较提供独特视角。月度观察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全球经济安全的动态形势,服务于全球经济安全决策。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