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中国经济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这不仅明显快于2022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也快于今年一季度4.5%的经济增速,彰显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
对全球各地的观察者们来说,读懂这种强大韧性,既要准确理解5.5%作为宏观经济增速的意义,也要找出经济数据所蕴含的深层次信息。从实际情况看,中国经济集聚的积极信号正越来越多。
5.5%,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增速。在体育比赛中,强队的实力不仅体现在打好顺风球,更体现在善开顶风船、能啃硬骨头。过去几年,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通胀水平依然较高,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外溢效应突出,中国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在此背景下,5.5%的增速不仅反映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而且对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近期主要国际组织上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中国经济恢复向好。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已经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美国、欧元区、日本、巴西GDP同比分别增长1.8%、1%、1.9%、4%。即便考虑二季度情况,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仍然是主要经济体中最快的。
5.5%,是一个活力恢复的增速。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大大小小的经济主体开始变得更加活跃。看需求侧,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7%。放眼大街小巷、大江南北,餐厅等位的队伍延长了、商贩叫卖的吆喝声更响了、高速公路收费站栏杆抬起的频率变快了……以今年端午假期为例,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内需稳步恢复态势明显。看供给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产业新产品增势良好。从首艘国产大型邮轮顺利下水,到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首次商业航班飞行;从“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再到以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上半年出口增长61.6%,无不显现出中国经济的蓬勃朝气。
5.5%,更是一个提振信心的增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中国经济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将带动与中国相关联的经济体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对全球的经济主体来说,中国经济恢复向好意味着更多机遇。近期,国际人士的评价释放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信号:在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看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中国采取了许多正确的措施让人们对经济增长前景充满信心;美国艾睿铂咨询公司合伙人斯蒂芬·W·戴尔认为,尽管新冠疫情等短期因素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各经济体都带来了不利影响,但从长期看中国经济依然有非常好的基础和诸多有利条件;比利时中国经贸委员会主席贝尔纳·德威特说,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看好,将进一步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经济指标和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但这也正是中国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所在。对中国经济而言,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没有改变。只要大家坚定信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王俊岭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
[责编:张诗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