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欢迎来到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1. 胡晓炼:帮助最不发达国家解决好债务问题和发展问题
2. 赛义德:普惠金融是亚开行的业务基因,气候融资是工作重点
3. 蒂瓦里:BIS携手各国央行共促绿色转型
4. 潘基文:应对未来,青年现在就能发挥极大作用
5. 尤素福·阿尔 -拜延:“减碳”将依旧是2022年绿色发展领域最热门议题之一
6. 翟京丽:绿色发展打破企业对环境变化的惯性发展思维
7. 孟振平:亚洲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也是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
8. 高纪凡:创新、合作将成为行业关键词
9. 张跃:绿色转型应优先考虑建筑减碳
10. 福鑫:从实用主义出发深化全球创新合作
11. 胡柏山:下一次增长浪潮由交互和融合、创新技术驱动
12. 王海峰:亚洲丰富实践场景推动AI技术落地探索
13. 田奇:未来十年会迎来一个“AI大爆炸”的时代
14. 徐立:给科技向善“立规矩” 有意识地造福弱势群体
15. 雷夫·约翰森:新冠疫情凸显基层医疗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16. 林毅夫:亚洲国家在二次分配中有许多经验可资借鉴
17. 曾从钦:ESG成企业包容发展“最热词”
18. 谢毅: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共商共建共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19. 徐一丁:增长、分配、民生、实体经济、 粮食安全、乡村振兴
20. 博鳌时间:大咖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

在4月2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新实践”分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委员胡晓炼女士表示,过去两年受疫情影响,一些极不发达国家债务问题恶化,俄乌冲突、全球通货膨胀、美元升值,将继续加剧有关国家债务负担,进而引发粮食危机和生活必需品短缺等问题。当前,应帮助最不发达国家解决好债务问题和发展问题。

首先是妥善处理现有债务。目前在G20框架下对有关发展中国家已进行了三轮缓债,下一步是按“共同框架”对具体国家单个讨论债务处置。60多个最不发达的国家的债务通常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国际金融组织的债务,像世界银行、区域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二是对国与国间的双边债务,比如中国进出口银行向债务国的贷款;三是商业性债务,如商业银行提供的资金以及在国际市场发债。其中,多边和国际金融组织提供的债务最大,约占46%;双边债务大概占比34%;商业债务债权占20%。但目前的债务解决方案,只针对双边债务,如G20的缓债;而“共同框架”也延续这个思路。这只能解决这些国家大概1/3的债务问题。特别是多边债权人没有对债务问题中的资金、利率、贷款期限等重新安排,在偿还方面给予相应支持,对有效缓解这些国家债务的力度远远不够。未来国际金融组织应考虑按照“共同行动、公平负担”的原则,一起帮助这些不发达国家解决债务问题、给与债务延期等支持。

其次,这些国家只有继续发展,才能摆脱贫困。保持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誉,对获取发展融资十分重要。选择债务重组就会面临信誉降级,增加该国在国际市场的融资成本,对这些国家十分不利。在国际上有一些声音督促这些国家去债务重组,并未考虑其债务困难是临时性困难的还是长期性的,是短暂随着形势变化可自行解决的困难还是结构性困难。对这些国家不加区分就督促其去申请缓债减债,对这些国家的信誉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应从一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当事国的意愿对其债务进行重新安排。

最后,这些国家还需持续获得各类、多渠道的金融支持,包括国际金融组织、双边政府间和官方金融机构间以及商业性支持。在商业资源参与这些国家的发展融资中时,首先关心的是资金安全。在目前的国际金融合作框架下,国际金融组织一直宣称其享有优先债权人待遇。作为资金来源主要由各国政府捐资、出资的多边金融机构应为商业机构进入提供更安全的保障,扮演劣后债权人的角色来提供保障,带动商业机构进入。如果在一国债务出现偿还困难时,多边金融机构资金列为最优先偿还保障,商业机构将不愿积极参与。

Back To Top